引咎辞职是什么意思(引咎辞职还有公职吗)

引咎辞职是什么意思(引咎辞职还有公职吗)

推荐上图中的这本杂志《咬文嚼字》,是月刊,也有历年的合订本。我很喜欢这本杂志,这本杂志被称之为“语林啄木鸟”。适合小学高年级以上所有想在语言文字表达上下一点功夫的人阅读。

我一般是在邮局订阅,然后每年买一本合订本。今天,我也来“咬文嚼字”一下,向我喜欢的《咬文嚼字》杂志致敬!

近日,读到关于前一段时间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的一个新闻通稿,里面有一个长长的问责名单。

引咎辞职是什么意思(引咎辞职还有公职吗)

出于语文老师的职业敏感,我对其中两句话的表述发生了兴趣。

这两句是同一句式,都是“要求×××引咎辞职。”

我当时就在想,似乎没有看到过这样的搭配。感觉“引咎辞职”和“要求”搭配在一起这个用法有一点儿怪怪的。

为什么怪怪的,听我慢慢道来。

“辞职”是什么意思,这不需要解释,大家都明白。当然,辞职背后的原因,则可能有千百万种,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

其中的“引咎辞职”是发生“辞职”这一行为的千百万种原因之一。这里需要对“引咎”一词作出解释。

在《现代汉语词典》中,对“引咎”一词作出的解释是:“把过失归在自己身上。”还举了两个例子,比如引咎自责,引咎辞职。

如果单独解释“引”,可以理解为“承认”,单独解释“咎”可以理解为“错误”,但注意这个错误不是一般的错误,而是因为疏忽大意犯下的比较大的过失。

有一个成语叫作“引咎责躬”,出自《三国志·吴志·吴主传》。

“初,权信任校事吕壹,壹性苛惨,用法深刻。太子登数谏,权不纳,大臣由是莫敢言。后壹奸罪发露伏诛,权引咎责躬。”

说的是吴国的皇帝孙权很信任一个叫作吕壹的人,吕壹的职务是“校事”,“校事”是专门掌管侦查刺探一类职务的官吏。大约类似于今天的JI JIAN委或者公JIAN法之类的部门的官员。

吕壹这个人性格上冷酷无情,而且使用严刑峻法,是个酷吏。太子孙登屡次进谏,讲吕壹的种种问题,但是孙权都不接受。因此朝廷上的大臣也都再不敢说话了。

后来吕壹罪行败露被诛杀,这时候孙权“引咎责躬”。也就是主动承担了错误的责任并做出了深刻的自我批评。

由此可见,“引咎”应该是主动的,而不是被动的。毕竟孙权贵为吴国皇帝,他不主动认错,谁也不敢逼他认错。

因为搜索资料的原因,再次关注到了法制史上一个有名的典故,叫“李离伏剑”,不妨和大家分享一下。因为这个典故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引咎辞职的一个发端,而且李离这个人不单“引咎”,主动辞职,而且“伏剑”,也就是自杀了。

我直接引用搜索来的这个典故,就不在语言上做更多的修饰了。

春秋时晋国的狱官李离,在审理一桩案子时,由于误听下属人员的一面之词,将一人冤死。真相大白后,李离欲以死赎罪。

晋文公说:“官有贵贱,罪有轻重,况且这件案子主要错在下面的办事人员,非你罪过。”李离却说:“我平常没有跟下面人说我们一起来当这个官;我在这个机关里拿的俸禄最优厚,也没有与下面的人员分过。现在犯了错误,如果将责任推到下面的办事人员身上,我又怎么做得出来!”

晋文公说:“你以为你有罪,我是领导你的,那么我也有罪了!”此言无疑给李离找了一个最好的台阶,可李离仍固执己见:“国家对我这种官职有规定:错判人受刑,自己也得受刑;错判人受死,自己也得受死。国君因为我能察微决疑,所以才让我到这个职位上来。今日犯错,罪当死,我死无悔。”

李离遂伏剑而死。

这是典型的“引咎”,主动承担错误才称之为“引咎”。所以,我觉得把“引咎辞职”和“要求××”搭配起来怕是不妥,体现不出来引咎辞职的本质来。

当然,语言是不断发展的,也可能原来不是这样用,现在就可以这样用了,原来不是这样理解的,现在就可以这样理解了。

比如,“七月流火”这个成语,出自《诗经·国风·豳风·七月》,原句是“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。”

意思是农历七月夏去秋来,天气转凉,到九月天就冷了,要多穿衣裳了。

其中的七月是指农历的七月,而不是现在的公历的七月。“流火”不是“天气热得下了火一样”,“火”是星座名,即心宿,每年农历六月出现在正南方,位置最高,七月后,逐渐偏西下沉,故称之为“流火”。

先民们看到“流火”这一现象,就知道是夏天即将过去,秋天即将到来了。结果后来人们望文生义,把“七月流火”当成了天气炎热,你查《现代汉语词典》,现在都接受了这个意思了。

当然,这种望文生义,可能是无心之失。另外一种,则有一点不可接受了。比如,最近的“红芯”浏览器事件。

引咎辞职是什么意思(引咎辞职还有公职吗)

红芯官网介绍,红芯浏览器打破美国垄断,拥有中国首个自主创新智能浏览器内核。结果被程序猿们分分钟扒皮,红芯浏览器被爆出打开安装目录后出现大量和谷歌chorme浏览器一致的同名文件,其安装程序的文件属性中也显示了原始文件名chrome.exe。原来是用的谷歌的内核。

更出人意料的是,红芯浏览器的创始人非但不认错,还发文辩称不是抄袭,而是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做创新”。这就不是无心之失,而是有意为之了。

有哪个抄袭,会抄差的,不去抄好的呢。我可不希望我的学生学会这个表达方式,在考试抄袭了别人之后,稍作改动,拿了高分,然后还得意洋洋地号称是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”。

回到“要求”一词能不能和“引咎辞职”搭配上来。我的结论是,真正的“引咎辞职”不需要要求,而一旦要求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“引咎辞职”。

希望“引咎辞职”这个短语还是老老实实地保持原来的意思,就不要再发展,再创新了。毕竟,人总还应该要点儿脸,不是吗?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705572715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(0)
上一篇 2023年12月7日 11:45:00
下一篇 2023年12月7日 11:47:05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