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络谣言司法解释(网络谣言的法律依据)

【点击文末小程序,免费咨询法律问题】

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,有关疫情传播态势、虚假防治措施等谣言在网上大肆传播,引发公众误解误读,严重影响网络安全秩序,造成社会恐慌,破坏社会稳定,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严重干扰。那么网络造谣罪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,法律如何规定的?

  网友咨询:

  网络造谣罪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,法律如何规定的?

网络谣言司法解释(网络谣言的法律依据)

  浙江嘉图律师事务所沈财强律师解答:

 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,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“情节严重”:

  (一)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、浏览次数达到500次以上,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;

  (二)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、自残、自杀等严重后果的;

  (三)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,又诽谤他人的;

  (四)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。

  《刑法》第二百四十六条,侮辱罪

 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,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、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。前款罪,告诉的才处理,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。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,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,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,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。

  浙江嘉图律师事务所沈财强律师解析:

  司法解释还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行为的入罪标准,即“情节严重”的认定问题。昨日公布的司法解释明确,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,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“情节严重”:一是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、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,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;二是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、自残、自杀等严重后果的;三是两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,又诽谤他人的;四是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。

  散布虚假信息行为使信息接受者产生恐慌心理,造成受虚假信息波及的政府机关或企业经济损失,公众产生巨大焦虑,扰乱公共场所秩序、破坏公共交通秩序、有关单位的正常工作秩序、居民生活秩序、干扰国家职能部门的正常工作秩序等社会秩序。

沈财强律师自2011年开始执业,拥有扎实的法律功底,至今办理各类案件逾千起,一向敬业负责,多年来获当事人的各种好评。

网络谣言司法解释(网络谣言的法律依据)

网络谣言司法解释(网络谣言的法律依据)

(此处已添加小程序,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)网络谣言司法解释(网络谣言的法律依据)专栏99个常见刑事纠纷问题解答作者:律图法律咨询12.99币0人已购查看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705572715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(0)
上一篇 2022年7月13日 14:48:06
下一篇 2022年7月13日 14:53:59

相关推荐